州历代名医辈出,从周代至今,有记录的名医千余家,其学术成就独树一帜,形成了颇具特色的吴门医派。吴中历代医家既有高超的临床技术,又有丰富的医学理论,善于著书立说,清初叶天士《温热论》的问世,更确立了以苏州为中心的温病学派的学术地位。从而形成了“吴中多名医,吴医多著述,温病学说倡自吴医”的三大特点。
品牌历史
吴门名医雷大升(1696-1779),字允上,号南山,研究并吸收吴门医派精华,把行医和制药结合在一起,虔修中药丸、散、膏、丹。于清雍正十二年(1734年),在苏州阊门内专诸巷开设“雷诵芬堂”,销售自产成药,并以其字“允上”为牌,在店内挂牌坐堂行医。由于其医术高明,治病有方,所研制的成药疗效显著,于是“雷允上医生”名闻苏州,远近皆知。
吴医多著作。雷大升在长期的临诊和制药实践中,掌握了大量古方和验方、单方,并结合其中医药研究成果,著成《金匮辨证》《要症方略》《经病方论》《丹丸方论》四部医学书籍。
吴有性(约1587年—1657年),字又可。吴县东山人。明末清初传染病学家。明崇祯十五年(1642年),全国瘟疫横行,医生们都用伤寒法治疗,毫无效果。吴又可亲历了每次疫情,积累了丰富的资料,推究病原,潜心研究,依据治验所得,撰写成《瘟疫论》一书,开我国传染病学研究之先河。
雷允上是一家老字号药店。清雍正十二年(1734年)由吴门医派名医雷大升在苏州始创。 [1] 民国十一年(1922年),雷允上已发展成拥有十几个门类,几百个品种的庞大的中成药体系,与北京同仁堂齐名于海内外,时有“南有雷允上,北有同仁堂”之说,其商标“九芝图”成为我国最早的注册商标之一。蒋介石、张学良、于右任等当时的政要名流服用雷允上成药后,因感其疗效卓著,均专为雷允上题词赠匾,盛赞有加。建国后,原卫生部陈敏章部长专门为雷允上题词嘉勉“名声如雷、允称上乘”。在抗日战争时期,雷允上拒绝日本人的威逼利诱,不畏迫害,最终得以保存“六神丸”秘方并暗中向新四军提供帮助。据钱芬老人(曾任陈毅的通讯员)回忆“受了枪伤的战士用了六神丸,2天就能消除炎症,伤口很快就能愈合,如果没有六神丸,会牺牲更多的新四军战士
叶桂(1667年—1746年),字天士,号香岩,吴县人。清代杰出的医学家,为温病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。其著作《温热论》奠定了温病学辨证论治的基础,从此,温病学说从病因病机到辩证施治有了完整的理论体系,成为治疗外感病方面的一门与伤寒并列的专门学说。
联系我们我们非常重视您的需求与咨询,您有任何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