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狗不理”始创于1858年。是国家商务部认定的首批中华老字号,获得“全国五一劳动奖状”、“全国就业与社会保障先进民营企业”、“中国十大餐饮品牌企业”等荣誉;狗不理集团党委被中央组织部授予“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”称号。
独特的传统制作技艺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
在国家外事接待、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、连续多年的达沃斯经济论坛等重大活动中,都能看到狗不理的身影。江泽民、胡锦涛、习总书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分别对狗不理做出过高度评价。江泽民同志说:“我给狗不理包子打100分”,胡锦涛同志说“小小的狗不理包子,技术含量却很高”,习总书记在陪同普京总统包包子时说:“狗不理包子很好吃!”;这些激动人心的鼓励,是党和国家对“狗不理”的特殊关爱,也更传达出对中华老字号所代表的民族品牌的重视。
不忘老字号初心,履行社会责任
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后,狗不理集团联合同一实际控制人控制企业捐赠现金600万元,在春节期间调拨20吨面食发往疫情一线,集团在海外共筹集口罩1万只、防护服4475套、鞋套7000只几经周折发往天津红十字会,为疫情的防控贡献力量。
做老品牌,不做老企业
改革开放40年全国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、狗不理集团董事长张彦森常说:“党和政府对老字号民族品牌非常重视和关怀,我最大的责任就是把祖宗传下来的诚信为本,品质经营,让消费者信赖的美德不能丢;做老品牌,不做老企业,做久不图快,做强不图大。” 狗不理集团正在为实现做世界上知名的中国百年品牌而努力。
品牌故事
狗不理始创于1858年。当时,在天津郊县有一户农家,四十岁喜得贵子,为求平安,取乳名叫“狗子”。“狗子”长到十四岁时,来到天津学手艺,在一家蒸食铺做小伙计,由于狗子心灵手巧、勤奋好学,练就一手好活儿。后来便自己摆起了包子摊儿。
他发明了水馅半发面的工艺,做出的包子口感柔软,鲜香不腻,包子外表如同一朵绽放的白菊花。色、香、味、形独具特色,吸引了十里百里的人们都前来吃包子,生意十分兴隆。“狗子”忙得顾不上说话,人们都说“狗子卖包子不理人”。这样天长日久人们就把他的包子铺叫“狗不理”了。
当时,直隶总督袁世凯在天津小站操练新军,偶然间品尝到狗不理包子,觉得味道十分鲜美,便连夜将包子带入宫中,奉献给慈禧太后。老佛爷品尝后,凤颜大悦,说“山中走兽云中雁,腹地牛羊海底鲜,不及狗不理包子香矣”,从此狗不理名声大振。
非遗传承
狗不理包子传统手工制作技艺
严格的投料标准,独特的制作工艺
狗不理包子:水馅半发面,纯手工包制,状若凝脂,形似菊花,这种古老的传统手工制作技艺,被批准入选为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”。人们在惊叹狗不理包子外形的同时,更被那馅不结团的包子,散发出的浓浓酱香、肉香、葱香、香油香、面香难以忘怀。
狗不理包子在选料配料上有诸多讲究。对面粉质量要求极高,所使用的面粉是高筋度专用麦芯粉,调制出的面团色泽呈乳白色,面香味儿浓,有咬劲儿;猪肉精选特定部位,经24小时排酸,肉质鲜香弹嫩、营养健康;酱油选用东北优质大豆,采用传统高盐稀态工艺,经过不低于180天的发酵生产而成的狗不理专制酱油;狗不理包子难以忘怀的酱香味儿,是源自狗不理专用酱油以及专用小磨香油。
食材的精挑细选,投料的严格把控,传统手工包制技艺,是成就狗不理包子美味的不可或缺。